跳到主要內容區

有田,有水,有保庇:豐收村民口述史_戴先生(2)

發布日期 : 2019-09-01

阮嘉南農田水利會的水利honnh,每一冬都有編預算去做圳頭祭的ne,我們水利工作站各站的組長都會去葉仔寮的埤嘴做圳頭祭。

受訪時間:2018年9月4日  11:00-11:50
受訪地點:戴先生家內
受訪者:戴先生
採訪者:楊玉君老師
紀錄、文稿整理:林裘雅

一、汲水:灌溉、鑿井與用水文化

豐收村的灌溉水

我們這邊灌溉的水主要是圳水。圳水算是屬於嘉南農田水里會管轄,從山溪「抾」(khioh,收集、收取)來的,第一個來源就是這個。第二個來源就是地下水。

豐收村的井在佗位

若是深井的話,現在我們庄裡沒幾口耶。五穀王廟前往中正大學路旁那裡有一口,出水量還很大。還有廟前過豐收村牌樓,在明明德快炒要往水流媽去的路上,機電廠的角仔這邊也有一口。

鑿井取水:tōngtshah、tshing

古井是以前家裡在用的,是用人工開挖的,因為家裡夠用就好了。

雖然以前會取井水來喝,但現在我們都不用了,因為化糞池會汙染到地下水源啦,還有種農作物都會噴農藥嘛,農藥都滲透下來,這樣我們就比較不敢喝。現在的話,要喝的水我們會用有處理過的自來水。

我們井是用口來算。若是講鑿井,我習慣講「撞」(tōng,碰擊、擊破)井,tōng深井tōng小井這樣。也有人說「清」(tshing,此處指把土清掉)[1],也有人說tōng,也有人說「插」(tshah,把物體扎入或固定在某處)[2]。清的意思就是把它地底下的土挖起來,這樣管才插得下去。

我們的深井是多人合資鑿的。這些人就是這口井的股東,股東們可以決定井tōng完以後自己要分到幾份水。tōng井完工以後就照原本約定的那樣,下去排時間引水到田裡。

如果要tōng井,我們會請專業的鑿井師傅來。師傅如果功夫好我們都願意請。以前插井不用執照,只要有機械、有功夫就可以。

小井與深井的不同

tōng小井仔honnh[3],主要是要看我們需要的水量多寡,我們就tōng到那個深度就好,通常都不會很深。我們判斷有水量多少,是看不同深度的沙層的「沙痕」[4]如何,來決定要抾哪幾層深度的水。決定好以後,那幾層要放的塑膠管就要鑽孔。比如說我可能挖五呎,但我只要五呎跟三呎的水,那我就會在五呎跟三呎這兩段放有鑽孔的塑膠管,其他段就放沒鑽洞的塑膠管。塑膠管鑽孔以後,我們會用網子把孔包起來,是為了防止沙層的沙流入井管內。包網後,再用沙子把它填滿。我們用沙子填,是因為這樣鑽孔沙層的水才流得過,而且沙子也會有過濾的那種效果。整個完工後,抽水機就會把地下水抽起來,像我們吸管直接吸起來這樣。

小井有一個麻煩的地方,就是水平若降過管子有鑽孔過的地方,有「閬」(làng,空、騰出)空的話,那水就抽不起來了,這就叫做「吸死氣」[5]的。小井若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沒有作用了。

深井tōng比較深,抽「便水」[6]的。如果鑿五百台尺深,因大氣壓力關係,所以地下水會「衝」(tshìng,冒出來)出來,衝出來的水會浮到一個程度,我們就把那些抽起來,那叫做便水。

深井的水,水量比較大,費用也比較重,成本比較貴。那個時候一口tōng起來都好幾十萬,還要接電。有的地下水要用差不多十五馬力的馬達才抽得起來。深井分外管跟內管,外管管徑差不多是十inch,算井「箍」(khoo,此處指井的外圍、邊緣)嘛,內管管徑是四inch,接抽水馬達。我們早期是用鐵管,但是鐵管用久會「漚」(àu。爛掉),漚馬上就會壞掉,後來塑膠出來就都改用塑膠管,因為塑膠管不太會破裂。

我們這裡有一陣子盛行tōng中型的井,差不多深三百尺,管徑大概是六inch,那個成本比較便宜。但是中型的也漸漸無效了,因為現在地下水平都降很多,以前山邊都用取泉水來用,現在連山邊都tōng井了,我們平原的水平一定更深的。我們「做穡」(sit,原指農事,現泛指所有工作)也是「看天食飯」(khuànn-thinn-tsia̍h-pn̄g,看天吃飯)。對不對?如果遇到乾旱煩惱也無用,「時到時擔當」(sî kàu sî tam-tng,比喻到時候再說,隨機應變)啦。如果又豐收,也不要太「暢」(thiòng,得意),因此做農的時時刻刻要有危機意識。

政府限制民雄鄉鑿井

我們民雄有禁tōng啦。我是忘記幾年開始禁建的了,不過記得原因是說地層下陷啦。原本說是要建高速公路的關係才禁建,啊現在又加上要蓋高鐵,就都不能tōng了[7]。但是,我們這裡應該是不會地層下陷啦。因為怎樣,我們這裡算水頭啦,泉水都一直從山裡流下來啊,所以我們這裡應該是不會地層下陷。

不讓我們打井這件事情對大家影響很大。我們做穡若沒水就沒「才調」(tsâi-tiāu。能力)做。因為不能鑿井,我們種稻的水就不夠用,所以有些人就改種不用太多水的鳳梨。我們豐收村是因為缺水的原因,種鳳梨的才漸漸變多,假使有水,我們就會選擇種稻,因為種稻能機械化,省工。

地下水的品質佮變遷

我們地下水的量不穩定。怎麼說呢,以前井出水量很大,現在水比較小,這是因為地下水位降下去才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是因為當水平降下去的時候,你要抽水起來的這個揚程[8]honnh,會比較重,比較重的情況下,水就會比較小了。如果地下水位沒有改變的話,水就會穩定,但是現在水變小了,所以我是感覺水位有在變。我是這樣判斷的啦。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tōng不少井,也「發落」(hua̍t-lo̍h,處置、安排)過幾口井。水質的話,以我們的經驗喔,我們若tōng到紅沙的,喔,水質很好,沒有水垢,不會變紅[9]。啊你若tōng到那個黑沙的喔,水浮起來一陣子,它顏色會變白濁,這種水含鐵質,鐵質應該是會影響稻子的成長。

咱用水規則的轉變

以前用田地大小同時分配多少水量,現在用輪灌。

咱豐收村淹水的情形

淹水的話看地方啦。自古以來我家不曾淹水。派出所後面地形比較低,遇到下大雨就會淹啦。

咱佮水有關的民俗

阮嘉南農田水利會的水利honnh,每一冬[10]都有編預算去做圳頭祭的ne,我們水利工作站[11]各站的組長都會去葉仔寮的埤嘴做圳頭祭。圳頭祭時間都在一期稻作尾聲,乾旱時期,選黃道吉日祭拜,有祈雨意味。

二、耕地:粟仔[12]、鳳梨佮sió-khuì[13]的耕作智慧 

種粟仔的鋩角[14]

我從開始種田到現在,什麼時候下肥料、噴藥、預收期何時,我都會做紀錄。我會照理論跟實際下去耕作,看情形去澍農藥,所以我成本比較省。

稻穀以前收成差,因品種關係,不斷改良,改良成產量比較高的,以可以抗病、抗蟲害,所以現在的稻米產量比較高。稻米也是像我們人注射預防針一樣,先讓稻米產生抗體來抵抗病蟲害。

以我的經驗來說,稻米早冬[15]是最怕「驚吊」(kiann-tiàu,「吊」指「吊狗」)[16],慢冬[17]是最「驚poo」(kiann-poo)去啦。poo去就是死掉。我早冬是都針對是稻熱病的,慢冬主要是菌害、蟲害。早冬不用煩惱蟲害,慢冬要煩惱蟲害。

早冬honnh,它的成長時間長,日照長又高溫,比較沒有毛病。主要是怕尾季[18]會吊狗(tiàu-káu),吊狗的中文叫做穗稻熱病。若小欉(tsâng,計算植株的單位)得到是叫做葉稻熱病,就是葉子loo[19](乾掉)。穗稻熱病就是抽穗那時候,稻穗被「葉管」[20]包著,菌不會去感染到,但是只要穗出來的時候就容易感染。大欉的話,菌會從梗給你「咬」(kā,侵蝕)下去,這樣就會整株乾掉,這叫做穗稻熱病。為了預防這個狀況,我們在剛出穗,或差不多六、七分出穗那時候藥就會澍下去了。稻熱病的農藥有預防的,用「掖」(iā,撒)藥仔先給它產生抗體,也有治療型的,感染到了再噴,馬上就能停止繼續生病。依我的判斷,我是覺得初期如果有得病再來澍就好。現在藥仔honnh,很厲害,得到澍落馬上能「擋」(tòng,攔阻),讓稻子不繼續生病。稻子的成長期又長,若稍微有得到,馬上噴藥就可以阻擋,肥料又掖下去,很快恢復健康起來。

慢冬,我們就會針對不要讓它poo(乾枯後死掉)去。慢冬honnh,日照比較短,又比較潮濕,早上露水重,會「翕」(hip,空間密閉引起空氣不流通而引起悶悶的感覺)住,比較會有病蟲。那種蟲人家說叫「稻蝨」(tiū-sat,稻飛蝨,一種害蟲),小小隻,像龜仔、蝨母那樣,要說也屬於壞蟲。牠會吸稻子的養分,稻子就會poo去。

慢冬honnh,尾季的農藥就會用比較多。因為病害蟲害多,葉子容易loo,所以要常澍藥。還有,像有時候如果颱風來,「搧」(siàn,迎風、直接面對風)到葉子破掉也要去澍藥,因為稻葉被打破就會失去吸收養分的能力,它就會缺乏營養,這樣稻粒以後就不會「飽水」(pá-tsuí,飽滿的樣子)。再來,葉子有傷[21]的話,菌會咬下去,咬下去後以後葉子乾掉,我們的粟就會「失長」(sit-jian,失去成長),再來就失收。還有,尾季有露水嘛,比較潮濕,如果用橡膠繩會將稻葉扯傷,葉子會「鑢」(lù,摩擦)破皮、鑢成「空」(khang,縫隙、孔洞,此處指形成創傷),這樣就會容易得白葉枯病。

實在來說,早冬米比較好吃,因為早冬的成長時間較長,日照長,稻粒也飽滿,比較沒有蟲害,用藥少。像日本米好吃,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日本一冬[22]才收一季,它成長時間長,又冷,就比較沒有蟲。這原理就像我們蔬菜有的會在山頂種,是因為山頂比較涼,所以比較沒蟲,這是一樣的道理。

淹大水也會影響稻子的成長,不過要看稻子的成長期在什麼階段。若在秧苗期,它浸到水是沒影響[23],但是若到了幼穗期就不能浸到水。幼穗honnh,浸水芯會死掉,幼穗就爛掉。

種鳳梨的鋩角

若以豐收這邊種的狀況來說,要注意鳳梨會「驚水」的特性。鳳梨不適合濕地,如果遇到大雨馬上退水是沒關係,但是一直浸水就會爛。但鳳梨比較不像瓜類,瓜類只要淹過、蓋過水就會壞掉了。

鳳梨施肥料、農藥都在成活後就一次搞定了。成活以後再追肥就可以了,這個部分是比較方便。

講實在的,種鳳梨比較省工,收益比種稻好些。鳳梨成長週期比較久,差不多要冬半[24]才有收成。頭一次收成後,如果要重種的話,可以留舊鳳梨植株的側芽再成長,這種的經過一年就可以收成。如果把舊鳳梨植株留下來讓它再生成長,這種的因株枝高,以後容易倒,所以在生長過程管理比較費工,要牽繩子防止鳳梨倒掉。因為這樣,自己有機械的人多數選擇重種。

 若是贌田給人

現今農村人口老化,年長者無力從事耕作,年輕人又因上班生活穩定,覺得從農辛苦又沒利潤不願從農。只要村裡有任勞的年輕人承租幾甲田地耕作,成果不輸上班的人,自己工作時間又自由無壓力。

我某塊田的作物變遷

從事農作有時候也會因氣候變化而變更種植適應的作物。作農夫也是為了要賺錢,農作物也是要適時、適地來栽種,以達經濟效益。所以我在中正大學後門那塊土地上的作物變更了幾次。最開始是種甘蔗,再來是番薯,番薯過來再換麻竹,麻竹過後,現在全都改種鳳梨了。以前種番薯的時候,第一紅土硬,番薯不會生。第二,這山坡地又沒水,所以種番薯的時候收成不好。後來換種竹筍,種竹筍是沒水可以淹,竹筍如果沒水也是不太會長。你如果像人家在割白筍,那都有在淹水耶,啊以前是都割青筍去做桶筍[25]的,但是桶筍現在很少人在做了。再來到現在,我們就全種鳳梨了,鳳梨比較適合。


[1] 鑿井時,師傅會一邊鑿井,一邊將水注入鑿開的洞裡,讓洞裡的土軟化成泥巴(爛溝仔糜,nāu kau-á muê)後,再泥巴清理出來。目前以此種鑿井方式為主。

[2] 此處指將管插進土中。

[3] 受訪者常用語助詞。

[4] sua- hûn,中文為「沙層」。地層下有地下水路,有的水在上層,有的水在下層,不同層、不同位置的水質會不一樣,透過已經取出的土來分辨地下水質狀況,使用者再因應自己的需求決定要哪個深度的水。

[5] khip,吸取。

[6] piān,簡單的、便利的、現成的。「便水」是指鑿井至拘限含水層時,因壓力作用而自動冒出的水。地下水層分為「非拘限含水層」及「拘限含水層」兩種。非拘限含水層,指的是地面以下的第一個含水層,如果井取擁該水層水,則井水水位面與地下水位面同高。非拘限含水層的底部通常是導水度小於0.001 m/day的地層,由低透水性的黏土或岩層構成,稱為「阻水層」。兩層阻水層間的地下水,稱為「拘限含水層」,也稱「受壓含水層」。如果水井取用這一層的水,並且井管開口只位在這個水層,由於壓力作用,這個井的水位面會高於拘限含水層的上方邊界,水面會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靜止下來。

參見單信瑜,〈台灣地下水資源使用與水質現況〉,下載時間:2018年11月27日,網址:http://www.cv.nctu.edu.tw/chinese/teacher/Ppt-pdf/teacher13_shan/gwater_doc.pdf

[7]中華民國政府依據水利法第四十七條之一「中央主管機關為防止某一地區地下水超抽致影響地下水資源永續利用、海水入侵或地層下陷,得劃定地下水管制區,限制或禁止地下水之開發;其管制區劃定程序、鑿井與水權登記管制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於2002年2月6日經濟部 (91) 經水字第09104601080號令訂定發布「地下水管制辦法」,全文8條。當時嘉義縣民雄鄉被列為管制區,若要鑿井取水,其鑿井取水理由須符合當時頒布的8條法令之一才可鑿井。2017年該條文修正後,民雄鄉改列為第二級管制區,但農民鑿井取水依舊受限。

參見《水利法》,下載日期:2018年11月27日,網址:
http://wralaw.wra.gov.tw/wralawgip/cp.jsp?lawId=8a8a852d1fb0edb7011fb1df6894002f

[8]揚程是指抽水幫浦可以揚水的高度。

[9]  水若流經含鐵離子的地層,易使水內含鐵離子,抽上來的水顏色容易轉紅。

[10]  tang,計算年的單位。

[11] 農田水利會工作站。

[12] tshik-á,稻米。

[13] sió-khuì,二期稻作結束以後種植於原耕地上的蔬果、瓜、植物類,如菠菜、高麗菜、油菜花、苦瓜等,統稱為sió-khuì。

[14] mê-kak,為芒角、稜角。物品的銳角或轉角部分,引申為事情的原則、範圍、輕重關鍵,亦比喻事物細小而且緊要的部分。

[15] 此處「冬」指農作物的收成季。早冬指第一期稻作,在每年二至月。

[16] 驚,害怕。吊,指「吊狗」(tiàu-káu)。吊狗,「水稻穗稻熱病主要發生於穗頸、枝梗、護穎及穀粒等部位,其中,以感染穗頸時對穗頸產量的影響較為嚴重。水稻在抽穗前,稻熱病孢子隨著雨水飛濺或空氣傳播,飄落在劍葉葉舌及葉節上,當抽穗時,穗頸即被感染,稱為穗頸稻熱病。罹病初期,穗頸或枝梗上的病斑呈淡褐色或暗褐色,嚴重時影響整穗發育,並自罹病部位彎曲下垂,農民俗稱『吊穗』或『吊狗』;在穀粒的病斑則為暗灰色或白色,發病後穀粒不充實或為不稔實。」。參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吊狗~穗頸稻熱病造成零星稻田稻穗白化不稔〉,下載日期:2018年11月16日,網址:https://oldwww.kdais.gov.tw/news/n100041a.pdf

[17]慢冬指第二期稻作,在每年七至十一月。

[18] 指稻作期尾期。

[19] 這個loo是台語讀作soo的酥,嘉義在地的發音都讀作loo。

[20]  指禾本科植物的葉鞘。抽穗之前稻榖會被葉鞘包覆。

[21] siang,受訪者唸法

[22] 一冬才收一季,指一年作物只在一個季節裡有收穫。

[23] 「響」字受訪者唸法為hiàng。

[24] 「冬半」,一年半。

[25] 竹筍煮熟、加工以後放入鐵桶販售。

瀏覽數:

登入成功